前言:
色彩单个物体的练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和色彩表现能力,还能够理解和掌握色彩绘画时的方法与步骤,能够让学生熟练的利用物体固有色,光源色与环境色的关系,从而表现单个物体的色彩关系。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回归感性,即色彩需要感觉。一张完整色彩中单体的塑造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本篇文章带大家了解一些色彩干货知识。
如何快速掌握单个物体的塑造技巧:
想要加强画面塑造能力,首先是需要熟悉单个物体的调色,表现能力再延伸至整体的塑造能力,以及画面色调的和谐和统一。在单体塑造上,注意好四个问题!
第一,观察是第一步。表现方法与观察方法是相互贯通的,有什么样的观察方法就有什么样的表现方法。“整体”是观察色彩的基本要求,“比较”是观察色彩的关键所在。整体观察取决于是否掌握比较之法,物体的色彩,在很多情况下是比较出来的。在写生过程中,要求学生从4个方面比较色彩,即:比色相、比明度、比纯度、比冷暖。通过比较实践,培养敏锐的色彩感觉,逐渐理解色彩现象和色彩变化规律。在导言中我讲到:从感性到理性回归感性。色彩需要有感觉。但只是凭感觉去认识色彩还是不够的。“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即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认识色彩,必须借助色彩学知识,把感觉加以分析理解,以得到进一步的认识,从而使我们更好地把握住最初的感觉。
上面为一个苹果的色彩单体塑造分析,色彩塑造的时候也要讲究黑白灰关系,色彩即是在素描的基础上通过颜色的变化来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质感。具体步骤为:起形,铺大色,压投影暗部,画灰面。
画苹果的大体思路:
第二步,色调的重要性。色调是色彩的有机组合,是画面色彩的基本倾向。色调即格调,高中美术班色彩静物教学要把色调把握放在重要地位。画面色彩要有一个倾向,或红或蓝,或冷或暖,形成基本调性,对比色要受主调制约,局部的细微变化要统一在整体色调之中。对比也是必要的,统一并不等于单一,没有色彩间的相互对比,就没有色彩的丰富性。协调和对立并不对立,所谓协调就是恰到好处的对比,正是因为对比色的适度控制,画面各色彩才既相互对比又相互协调,呈现出既统一又有变化的视觉效果。
上图为梨的色彩绘画具体步骤,与苹果相差并不是特别大,差距在于物体的形体特征,如果会画苹果了,梨自然也不会很难,无非上面加一个小台面般的塑造。
画梨时需要注意什么?
先画出梨子的形体关系,用笔湿润,以便于表现质感。
因为梨子的表面比苹果要粗糙,所以梨子的高光比苹果要弱些,用色主要以中黄、柠檬黄、土黄为主,暗部可加少量赭石与淡绿。
第三步,冷暖的重要性。没有对比就不会有色彩,色彩的生动性,主要是取决于色彩的冷暖对比。冷暖是色彩的属性,也是色彩变化的现象,更是色彩表现的手段。冷与暖是相对又统一的。通常冷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色与色之间有冷暖差异;二是物体受光照射后受光部与背光部色彩有冷暖变化。单个物体的受光影响产生的色彩变化规律,可以通过色彩冷暖变化来感知。物体受光部分色彩的冷暖,除固有色的因素外,起关键作用的是光源色。
写生锻炼。只有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才能学会表现。写生能够帮助训练我们抓大色块的能力,培养快速捕捉色彩感觉的能力。通过写生训练,培养我们正确的观察方法,敏锐的色彩感觉,提高塑造能力和色调组织能力。写生作品面貌的个性化特征并不意味着可以摆脱规范约束,色彩写生还要遵循色彩变化的规律和色彩构成要义,否则,容易违背造型规律而误入歧途。
小青菜怎么调色?
大白菜由菜帮和菜叶组成,菜叶和菜帮颜色都较淡,受周围环境色影响明显,在调色时要注意勿画“脏”。